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發展概念是在2017年3月時由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過一年多醞釀,相信詳細的發展規劃即將會出台,為香港未來發展定下方向。當然要達到目標,路途還很遙遠,現階段我們應要集中考慮規劃問題。但現時香港社會往往有人喜歡提出一些偽問題轉移視線,反令真正值得討論的問題被掩蓋。
舉例來說,就大灣區發展,有人提出「大灣區人」概念,目的是希望在大灣區範圍內的人,在思考生活及發展時可有更廣闊視野,但卻有人認為是要矮化港人地位和身分。這種所謂身分認同問題存在已久,但今天社會每個人都不止一個身分,身分之間更不是零和遊戲。難道回歸之後多了中國人身分,就會令港人身分矮化了嗎?
最近筆者隨同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到訪非洲,在貝寧(Benin)參與他們的地區會議。與會的非洲代表除了提及自己國家外,也會強調自己非洲人的身分,因為他們明白團結的非洲才可在國際佔一席位。非洲人身分也不會矮化他們自己國家的身分,更不會令他們的國家失去自主,反而在一個團結的非洲下,他們的國家在國際社會更有地位。
這個道理在今天香港和大灣區的情况亦然。沒有香港的大灣區肯定失色;換過來香港參與大灣區亦肯定能獲益。一個廣州人不會因他有「大灣區人」身分,而使廣州人失去地位。同理,即使港人加入成為「大灣區人」一分子,我們亦以港人身分而自豪。
大灣區的兩個問題
大灣區的真正問題不是所謂身分認同,應該要討論的問題有兩個:從區內各城市協調的角度看,是各城市如何分工協調的問題;而在城市內部而言,則是如何再分配利益以解決現有困難的問題。灣區的建立,最多人問的問題是哪個城市當「老大」。不論是香港、廣州還是深圳,都有它們優勝的地方,香港不再像之前般有壓倒優勢可以成為大灣區領頭羊。
面對這個現况,最有機會是不在規劃中定出誰是「老大」,不是由某一個城市作為帶動灣區發展的核心,而是強調各自優勢,並且將產業鏈各部分方向性地分到不同地方。為什麼只是方向性的分配?因為中央不可能以規劃去將各地產業強行改變,例如深圳在創新科技有優勢,中央不可能因為這個原因不讓廣州或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因此雖然有發展計劃,但城市間的競爭顯然還會存在,而且因為有國家發展計劃支持,爭奪人才方面可能更加激烈。
除了城際間的協調和競爭外,香港如何透過大灣區機遇解決社會問題,也是應集中討論和思考的方向。現時大灣區沒有引起港人認同,是因為港人看不到大灣區的發展能對香港有什麼好處,畢竟2050年的中國夢距離太遠;與其他灣區一堆數字的比較,也和生活沒有直接聯繫。如果在推展大灣區的時候,港府不能下定決心定目標,指出此次發展如何解決港人的民生問題,相信亦很難令港人對灣區有所支持。
「大灣區人」開始時可以是一個新的視角,讓港人思考我們的生活及發展方式。但真正的問題是香港如何因應中央的發展計劃,與其他城市協調及保持自身競爭力,及如何利用這個機會爭取解決社會問題。如果成立大灣區真的能改善港人生活,相信不需多提,港人都不會介意增加「大灣區人」這個身分。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理事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8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