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愈趨成熟,各市亦致力廣聚天下英才,以助當地發展。近日珠海市政府和企業代表特意來香港大學宣傳「珠海英才計劃」,並強調珠海市級財政年度人才經費將比新政出台前增長超過5倍,而在未來平均每年將在這方面投放超過10億人民幣。就房屋政策而言,珠海市政府更向在當地發展的人才贈送一套住房的50%產權,另外一半由政府持有,以積極滿足在當地就業、創業者對住屋的需求。屬於頂尖人才的就業、創業者可免費申購這種共有產權房屋,全職工作8年後便可免費獲贈全套住房。
珠海市政府給予的待遇固然吸引,而要吸納的人才亦以持專業技術或創業者為主。另外珠海還建設多個重點產業園區,包括有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海洋裝備製造產業園、航空產業園、文化創意產業園、智慧產業園、南方軟件產業園,主要集中在創科領域。現場所見,內地學生對該宣傳活動的反應較為積極,而進場的香港學生卻寥寥可數,比例大概是「10:1」。
支援政策固然重要 但絕非全部
現時粵港澳大灣區普遍存在由創業及科技行業交織組成的「創科熱」,多區均嘗試透過提供經濟資助或建設產業園,以推動當地創科發展。支援政策對於科研或創業固然重要,但絕非全部。完善的人才或資助計劃能有助創業,卻未能保證這些企業往後的發展。面對全國及世界的激烈競爭,初創企業更需要的是區域優勢及宏觀政策所提供的便利。
從大灣區的內地九市發展狀况看來,深圳的創科發展較為突出,當地亦集中較多的大型科網企業。許多相同類型的產業聚集後會因為空間上的集中而獲得優勢,這稱為聚集經濟效益,情况類似美國矽谷。任何城市也應推動創科發展,但過度投入卻會造成錯位競爭,浪費資源。
與珠海一樣,大灣區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吸納人才計劃,但真正能吸納人才的誘因在於該市的區域特色及發展前景。以貴州為例,貴州近年積極發展大數據產業,現成功化身為全國龍頭大數據基地,更吸引不少各地年輕人及台商到貴州尋找機會。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參觀貴州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當時曾稱許「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同樣,珠海要發掘及妥善運用自己的城市特色及區位優勢。從區域發展角度而言,當地亦應有效與鄰近地區配合,發揮協同效應。珠海臨近澳門,而其人口密度較低,從實際條件上宜發展為休閒居住或旅遊城市。大灣區其他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諸如香港、深圳、廣州等樓價高企,珠海市舒適的居住環境及相對易負擔的價格便能紓緩以上地區的住房問題。隨着基建相繼建成,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形成更能吸引其他城市的人來定居。再者當地亦不乏有名的旅遊景點,與鄰近的澳門能合作發展全國乃至世界的旅遊業。珠海應同時發展創科及旅遊業,甚至研究如何結合兩者,將區域優勢最大化。
到大灣區發展的生活與生存問題
珠海市大力支持港澳居民在當地發展,除了上述人才計劃之外,還提供置業及生活便利政策,又減少了就業證及執業認證的障礙。以上政策的而且確減少了港人到珠海發展的局限,亦能吸引有意創業或就業的有志之士往當地大展拳腳。在此情况下,我們更該思考為何部分香港青年對於往大灣區發展的表現仍有欠積極。
社會鼓勵香港青年往大灣區創業,但創業豈能兒戲。誠如上述所言,單單經濟資助或優惠政策縱使能吸引他們北上創業,但過後的「守業」問題又如何處理?况且除非有熟悉內地市場政策的「導師」協助,否則初出茅廬的港青要獨自面對陌生的內地市場環境,根本極其困難。當然,香港亦存在有意往大灣區發展的年輕專業人士或創業者,但社會應正視的並非他們在當地的「生活」問題,而是在高度競爭環境下的「生存」問題。
缺乏內地生活經驗的港青要跨過兩地制度及文化障礙,在大灣區發展事業一蹴而就,事實上頗為困難。原因之一正在於香港與內地城市之間的差距太大,陌生環境不但造成心理壓力,實際上亦對事業構成負面影響。社會一直忽略了在香港與大灣區在創業與就業事項之間建立過渡平台,開辦短期課程及請專家指導,讓港青先在港熟悉內地商業環境、政策及社會文化,填補兩地之間的鴻溝。
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經濟發展而言確是一大機遇,但過程亦要注重實際操作,不能硬推香港年輕人到當地發展。無可否認,部分人對大灣區興趣不大,這是個人選擇,社會亦應表示尊重,况且也不可能讓所有港青都到當地發展。對於該批留港的年輕人,政府應着力讓他們在本地發揮個人所長,也能分享大灣區帶來的經濟成果。對於願意往當地就業、創業的一群,政府也要盡力建立讓他們適應內地環境的過渡平台。落實在當地發展後,港府駐粵辦及當地香港商會也要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多多支援他們。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研究助理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8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