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愈來愈多香港青年選擇往內地高等院校就讀,據統計,在內地讀書的香港學生約1.5萬人,其中廣東省佔總數的超過一半。「免試收生計劃」於2012年起實施,讓香港學生可用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成績直接報考內地超過110所高校的本科課程。去年升讀內地大學的香港學生約3500人,而香港教資會資助的本科學位每年為1.5萬個。如果不算私立大學和其他銜接學位的話,每6個升大學的學生,就有一個到內地升學。然而,香港社會各界對於這個群體的關注和研究卻十分不足。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剛發表全港首份「內地畢業港生出路研究」報告,並以最新數據制定香港首個「內地畢業港生工資指數」及「大灣區發展意願指數」。本研究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通過網上問卷形式,以畢業0至5年的內地畢業港生為訪問對象,共收回317份有效問卷,佔每年畢業人數約十分之一。參照內地港生就讀院校的地域分佈,問卷樣本覆蓋了12個省份的63所高校。研究團隊在香港、北京和廣州舉辦了共5場焦點小組,深入了解包括幾個主流學科如金融、法律、醫學畢業生的發展狀况。
第一個問題是,何謂「港生」?在本智庫2017年10月發表的《港人內地讀書就業身分待遇問題研究》中,發現內地長大和香港長大的港生比例大約一半一半。本次研究樣本中,香港出生的佔47%,廣東省出生的佔38%,內地其他省份和國外出生的佔15%;而最後一年中學在港就讀的「本土港生」比例約62%。
深圳發展前景具很大吸引力
出路方面,目前於內地、香港和國外發展的比例,分別為51%、45%和3%。工作和進修的比例約為七三之比。而被問及5年後可能前往的城市時,選擇回港的比例最多,其次是深圳,其中有16%受訪者表示打算往深圳,是現居深圳比例(7.7%)的兩倍以上,反映深圳發展前景有很大吸引力(見圖)。
就讀學科與從事行業方面,內地港生就讀學科以醫科(主要是中醫藥)最多,佔20.4%;其次為經濟學(16.4%)、法學(13.3%)、文學(10.5%)和工商管理(10.2%)。理科和工程科目學生只佔約10%。現時從事的行業方面,最多的依次為醫療衛生福利(13.6%)、保險(10.9%)、金融/銀行(10.9%)、商業及專業服務(8.2%)、教育(8.2%)和傳媒(6.8%)。從事這6個行業的,佔被訪者總數約六成。
毫無疑問,工資差距是內地畢業港生是否回港的考慮重點。因此,本研究通過問卷樣本(涵蓋內地12個省市63所高校本科畢業5年以內的港生)的工資數據,比較香港和內地的工資中位數,得出首個「內地畢業港生工資指數」。其中,內地工資中位數為8240人民幣,香港為17,320港元,前者為後者的56%,因此2019年內地畢業港生工資指數為56。這個指數是高是低,取決於個人對內地發展的前景評價,及生活成本——尤其居住成本——的差異。有在廣州創業的港生表示,在廣州番禺區兩人合租一個兩居室單位,月租約2000人民幣;而在香港二線地區如沙田第一城,月租則達1.4萬港元。再加上兩地物價差距,港生留在內地實際所得收入跟香港的差距,其實不如想像般大。
大灣區發展意願方面,現有19%內地畢業港生在大灣區發展,而未來3年內願意考慮到大灣區的有41%。這個比例,比近年大部分針對港人的同類調查要大。被問及大灣區工資和樓價低於香港,但如果發展前景較好的話,是否願意考慮,有46%被訪者認為到大灣區的意願非常大或比較大。上文提到,在廣東就讀的內地港生佔總數一半以上,從研究數據看,在大灣區畢業的港生選擇留在大灣區的比例更高,達26%,比整體內地畢業港生高7個百分點。
應設「港生支援與發展中心」
政策建議方面,研究團隊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首先,由於內地畢業港生了解內地生活環境,有較大意願到大灣區發展,故應設立「港生支援與發展中心」向他們提供支援,具體包括提供更多報讀內地院校的資訊、入學適應、就業、創業及生活輔導等。雖然現在個別機構如各地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大學組織及校友會亦有提供類似支援,但未能滿足龐大需求。內地港生支援與發展中心的意義,在於整合資源及提供一站式服務,讓打算在大灣區發展的港生先到這裏了解當地市場形勢及政策措施。
其次,目前部分內地畢業港生回港發展時,無可避免要面對專業資格及學歷認受性的問題,成為他們在港求職一大障礙。以中醫為例,內地中醫畢業生回港,須參加香港註冊中醫師資格考試,但因當中的學歷文件銜接問題,導致要等一年才能參加,而香港學生則可在畢業後馬上參加考試。法律專業資格在兩地的互通則更困難,香港律師在內地從事法律工作僅限民事領域中的「涉港事務」,使香港律師與內地律師在職能上無法等同。
內地可優先考慮聘內地畢業港生
本年初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容許港澳居民投考大灣區公務員職位,這是對港澳居民實施同等待遇政策,促進港人國家認同的一大突破。本智庫進一步建議,在內地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中,有關涉港澳事務崗位可優先考慮內地高校畢業的香港學生。內地港生擁有在香港和內地生活的經歷,熟悉兩地社會和文化環境,他們的這種特質可在相關的涉港澳事務崗位上得到充分發揮。把更多內地港生安排到內地各大機構的港澳工作部門,也是「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具體實踐,值得中央有關部門考慮。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