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借鑒海南免稅消費經驗 促進香港旅遊零售業

何建宗接受新城電台《財知大道》節目訪問
本智庫到訪廣州美術學院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港區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其中一個討論焦點,是放寬香港入境內地接近30年不變的5000元(,下同)免稅額,建議提高到30000元。其他建議包括進一步放寬自由行城市和“一簽多行”城市的數目,還有參考海南免稅消費政策在香港試行“跨境郵遞”服務。

這些提議源於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於去年底完成的“借鑒海南免稅消費經驗,促進香港旅遊零售業復甦”研究報告。報告的建議罕有地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女士和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先生分別發起立法建議和提案,前者獲得全體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聯署,後者得到超過140名全國政協委員聯署;唐英年先生對香港媒體表示,反應熱烈是“史無前例”。作爲研究報告的起草人之一,筆者擬於本文概述研究的內容和建議的可行性,下一篇文章則集中探討2025年海南省“封關”的展望,面對的挑戰和對香港的潜在影響。

去年9月,研究團隊到訪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亞市,就海南自貿港免稅政策進行調研,期間與有關官員、智庫、專家學者和個別免稅店負責人進行交流。今年春節假期期間,海南遊客大幅增長,但出現返程困難並滯留當地的情况。今年3月,團隊再次到訪海口市,重點了解海南省交通規劃和自貿港建設的最新發展。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發展歷程

2011年,海南省實施離島免稅政策,非島內居民旅客每人每年可以兩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限額爲5000元,涵蓋18種免稅商品品種。隨後數年,離島免稅無論在金額、商品品種和次數方面都大幅放寬。2018年,每人每年免稅額度提升至3萬元,不限購買次數。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同年6月,海南迎來了最大幅度的免稅放寬政策,其中,每人每年免稅購物額達到10萬元,大幅减少單次購買數量的商品種類:除化妝品,手機和酒類以外,其他産品一律不限數量。新的放寬政策加上3年的新冠疫情,海南省遊客和免稅購物總額出現井噴式增長:免稅銷售總額由2011年不到10億元,增至2019年(疫情前)的135億元,到了2021年更達495億元!受2022年夏季的大範圍疫情和2023年全面對外通關影響,免稅銷售總額維持在300多至400多億元之間。

總的來說,海南免稅政策是全國僅有且力度越來越大:免稅稅種包含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免稅商品種類達45類且提貨方式多樣:包括直接提貨、返島提取、郵寄送達、隔離區提貨、擔保即提和即購即提六種,其中最普遍采用的是“隔離區提貨”,即旅客在離開海南時在機場禁區、高鐵站或其他口岸提貨。

經研究團隊實地考察,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有以下成功要素,其中部分值得香港參考和借鑒:

  1. 實名登記並跟中國海關連線的全國性統一登記系統:無論是內地居民或境外人士(包括香港居民),要享受離島免稅優惠需下載免稅店提供的App或小程序,並要實名登記,以便計算每個人的免稅限額。每次消費前也需要提交回程機票記錄,以便安排在機場禁區內提貨。
  2. 可靠、具規模和有信譽的零售點協助推行:海南共有12家離島免稅店,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亞市,而作爲央企的中免集團(CDF)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估計達到七成。由於免稅購物只在限定地點而非全島實施,只有具規模並信譽度高的大型企業才能承擔防止代購和其他走私行爲的任務。
  3. 可靠、具規模和有信譽的物流公司與零售點對接:指定地點而非全島免稅的先决條件,是要確保物品“閉環運送”,不得在送到消費者指定目的地前流出市面,否則會出現大量走私倒賣的情况。因此,免稅店都與全國性的大型物流公司合作,確保消費者在購買貨品後,基本上只能通過郵遞或離島時提貨的方式處理,確保物品“閉環運送”。

眾所周知,疫情結束後無論內地或外地訪港旅客的人數和人均消費額都不似預期,與疫情前有很大差距,加上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本地零售業面臨的困難可謂前所未有。

港零售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减少,既有內地經濟下行和人民幣貶值的客觀原因,導致水貨空間被大大壓縮,來往香港和羅湖的“拉箧黨”幾近絕迹。但無可否認的是,海南豁免三種稅款的産品價格便宜,每年免稅額達到10萬元,加上中免集團推出大量現金返還措施,對熱衷外國産品的內地遊客有很大的吸引力,間接對香港的零售市場構成影響。研究團隊對比較暢銷的化妝品,電子用品和酒類産品以海口免稅店和香港專櫃的價格比較,发现以單件貨品比較(酒類産品與香港機場中免價格作比較),海南免稅店普遍比香港便宜15%至40%,如果把多件打折和現金返還計算在內,價格的差距則更大。

現時無論是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區,中國公民進入內地的免稅額爲5000元,自1996年以來從未改變。1996年至今,內地GDP增加了16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2倍,達到36900元。1996年,內地手機還沒有普及,居民來港消費以日用品爲主,但當一部蘋果手機或者電腦已經是免稅額的兩三倍,加上近來海關在口岸抽查力度大大增加,實際上是大幅壓抑了來港內地居民的消費意欲。

三大研究建議

建議一:對內地赴港旅客免稅放行額度從5000元提升至30000元,與20多年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相適應。

有媒體朋友問筆者,爲什麽是30000元而不是海南的每年10萬元?30000元的免稅消費額充分考慮了數個因素。首先,2022年內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爲3.69萬元。當然內地幅員廣闊、貧富差异較大,但研究團隊認爲這是可以參考的數據,日後也可以根據收入的增長,適時進行調整。其次,海關各項規定對入境人士的要求爲“個人合理自用物品”,以防止走私倒賣等行爲。而參考內地遊客較多購買的物品包括手機、化妝品、平板電腦和酒類,30000元符合個人合理自用的原則。更重要的是,現行海關已經規定15天以內多次入境的人士,“只放行其旅途必須用品”,可以有效區分遊客和水貨客,並對後者進行打擊。因此提高免稅額到30000元是方便遊客,與多年來生活水平的調整相適應,對走私水貨等行爲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大。

必須强調,30000元免稅放行額度是按次計算,額度是對實施28年的現行5000元額度的合理調整和更新,並不是新的政策。而海南的10萬元免稅額是以實名登記爲前提的全年額度,可多次購物消費累積,與現行海關抽查過境旅客的按次計算模式有本質上區別,不能相提並論。

建議二:參考海南離島免稅模式,試行跨境郵遞每年每人30000元免稅購物額。

如上所言,有效的免稅購物系統包括實名登記,可靠的零售點和跨境閉環郵遞。其中,零售點與內地海關連線的應用程式(App)是關鍵。建議香港參考海南的經驗,內地旅客可以自願實名登記使用由內地研發的在港消費App,計算全年30000元的免稅購物額度。

此外,可鼓勵符合條件的香港大型零售商場與物流公司合作設立免稅商品投遞點。由於香港是自由港,全境免稅,爲確保公平,免稅商品投遞點和快遞公司應接受所有在香港境內商店購買的商品。商品的種類可以參考海南的有關規定,試行較爲受歡迎、價格相對透明的商品,例如化妝品、電子産品、酒精、手袋、手錶等等。所有貨品須閉環處理,直接快遞到遊客內地的目的地。

這項建議以實名登記和年度購物額爲基礎,與建議一的每次30000元可以同時實行,並不相互抵觸。

建議三:優化簽注政策,開放更多赴港旅遊“自由行”城市。

連同最近開放的西安和青島,中國內地共有51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遊”身份來港旅遊。我們認同進一步擴大“個人遊”城市的數目,除了考慮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外,也應該優先給予連同香港西九龍站的高鐵沿線城市。此外,爲便利大灣區內地居民赴港旅遊,應探索恢復深圳戶籍居民並增加大灣區內地城市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政策。

建議提出後,研究團隊收到很多政府部門和政界人士的關注和查詢。筆者與同爲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员的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教授也曾經與特首政策組和個別政府官員進行交流。以上建議部分已獲得社會廣泛認同,部分仍屬初步構思,期待抛磚引玉,共同爲促進香港旅遊和零售業進一步復甦出謀獻策。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北京市政協委員

原文發表在信報(Apr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