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沛文、莊鴻山:香港青年國民身分認同問題再探討

何建宗:六對關係 重在思維
China Daily by Raymond Li : Peace prize farce features trio of ‘Occupy’ puppets

近年來,由青年學生主導的各類抗爭行動,總能搶佔媒體版面並引起廣泛討論。譬如,早前浸會大學學生質疑該校普通話課程考試要求的事件即是一例。目前事件尚在處理中,但由此而引起的討論已遠超出事件本身,不僅涉及學生訴求、課程設置和考核是否合理等事項,而且延伸至青年人如何看待香港與國家融合,以及他們自身的國民身分認同等問題。其中,有關後者的討論在港澳研究中可謂歷久彌新,同時也是一國兩制在香港進入實踐新階段所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

「香港人」抑或「中國人」?

針對浸大事件的一種解讀是,由於普通話作為國家認定的通用正式語言,除發揮交流作用之外,其本身亦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質和政治功能,因此透過部分學生所提出的反對將普通話學習作為畢業考核要求這個表象,可以窺探事件在本質上所折射出來的,部分本地青年對強勢外來文化「侵入」本地社群生活和本土文化的牴觸情緒,以及對其自身將面臨的融入於國家共同體當中之境况的抗拒態度。如這種解讀能成立,那不難推知的是,部分青年學生是將國家作為「他者」與自身對立起來的。

事實上近年不少調查均顯示,愈是年輕的世代,愈會認同港人有能力治理好香港,並希望香港與內地盡量保持一定距離。與此同時,青年人群亦往往對「香港人」身分抱有更高認同感,而對國民身分認同和「中國人」身分自豪感則明顯偏弱,對國家發展的關心程度也較低。

對於「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分的界限分野,有學者曾指出,其最大差別不在於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而在於對社會主義中國及中國政府的態度。但隨着時代的發展變遷,生於斯長於斯的青年世代逐漸成長,並樹立起將「本土」與作為「他者」的國家相對立的觀念時,情况是否會依舊如此,則頗值得我們深思。

對待「政治中國」的態度

關於國民身分認同的探討,有必要先區分「國家」的多重含義和「民族」的多副面孔。參照學界觀點,所謂國家,至少是國家共同體(nation)和國家政權系統(state)的結合體;而所謂民族,則可區分為由民眾組成的「天然民族」,與由公民組成的「擬制民族」。前者被稱為歷史命運共同體,後者是政治法律共同體。目前,牴觸代表國家政權系統的「政治中國」、對作為中國公民所具有的「政治-法律公民身分」缺乏足夠認同,是香港青年國家認同問題的關鍵所在。

今天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儘管主流社會仍不太可能接受自決、港獨等極端主張,但包括青年人在內的普通市民對「政治中國」則較多是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即希望兩地間長期保持適當距離並相對區隔。

這種與母國進行自我區隔的情緒,大致形成自上世紀中葉。其時社會主義中國政權建立並踐行與舊中國、香港迥異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實際使得兩地出現「兩制」的制度區隔情况;而此後建立的邊防管制更隔絕了兩地的空間,再加上內地連串政治運動導致的逃港潮、香港1960年代開始拋離內地的經濟騰飛等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香港人對「政治中國」形成了刻板固化的負面觀感。

可以說,此種觀念深刻地影響了香港民運的發展。隨着回歸臨近,「民主」往往被奉為抵抗北京干預的屏障,甚至不少人更將「民主化」放到與「擺脫中央管治」等同的位置,由此香港亦形成了極為特殊的政治分野標準。而成長在此背景下的政治新生代,其政治主張和社運行動承繼上述理念並將之進一步往前推進,就屬情理之中。

相關政策的反思和建議

結合香港的實際情况,筆者認為未來可考慮從以下兩方面着力促進本地青年的國民身分認同。

首先,針對青年人對「政治中國」和作為中國公民所具有的「政治-法律公民身分」認同不足的問題,首要工作應是打破由兩制間的制度壁壘所帶來的疏離感。申言之,即要對港人的國民主體資格進行實質化填充,為其建構起完整的「政治-法律公民身分」,促使其與國家之間形成更多「連結」,並以此為基礎在香港生成一種以憲法為中心的愛國主義。
此外,特區政府亦需反思一個較少被提及的問題:目前的青年政策是否足夠完善?青年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青年的發展問題,而青年政策則是圍繞青年在整個國家、地區發展當中的角色、責任和權益,服務於國家和青年發展的計劃。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確實在青年發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遺憾的是至今尚未為青年制訂出一套成系統、具針對性的政策體系。未來,特區政府有必要全面檢討和調整本港青年政策,檢討範圍應包括針對青年個人成長、職業培訓和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及青年工作相關機制的設置和實施,是否符合拓寬青年發展空間的目標,是否確實為青年的個人發展、政治參與等提供了足夠渠道和支持。

相信完善的青年政策體系的出台,將有助青年結合政策導向明確自身在社會和國家應擔當的角色,並將個人的發展規劃融入於社會及國家的整體發展中。要知道,這本身其實也是香港青年融入國家政治法律共同體和歷史命運共同體的開始,社會理應為青年人創造更多踏出這一步的契機。

作者黎沛文是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理事,莊鴻山是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8年0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