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一國兩制豈能自說自話?回應《明報》社評

黃俊瑯﹕曾俊華竟是中間路線的成功?
黃明濤﹕「普通法」的魅力與困惑

上周五(4月7日)《明報》社評(〈回歸20年 應探究港人對「一國兩制」訴求〉)指出,香港需要在慶祝回歸20年之餘,審視一國兩制的實踐情况,並認為中央政府過去幾年通過官員講話和「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清楚表達其官方立場,因此港人在討論一國兩制實踐時,毋須涉及內地專家學者,以免互動流於「情緒化」,「無助理性探討,也無助完整顯示港人主流取向」。

無可否認,回歸至今近20年,無論內地和港人都愈來愈覺得一國兩制走樣和變形,距離初衷愈來愈遠。筆者過去多年經常往返香港和內地進行研究和講學,發現較年長的尤其經歷回歸前一段歷史的中年人,對香港表示失望之餘也會帶點體諒;相反,愈年輕的內地人,對香港的情况愈不滿、愈不耐煩。這與香港年輕人何其相似。而這正正是一國兩制如何成功走下去的癥結所在。

就着一國兩制實踐的經驗總結,除了香港不同政治光譜的人士應該廣泛參與之外,更重要的是與內地的有效溝通。「有效」的意思是,應該先深入了解對方的觀點,然後回應,進而從小範圍開始尋求共識。以「一國兩制白皮書」為例,泛民主派要求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轉達要求中央「撤回」的信息,而明報社評也認為「港人主流反應不認同」。問題是,「白皮書」洋洋數萬字,公布了接近3年,香港人是對哪些部分不滿?不滿原因是什麼?對於當中一些具爭議的字眼如「全面管治權」和「愛國者治港」,有多少泛民的朋友在喊口號反對之餘,認真研究並作出有意義的回應?

此外,對於社評認為討論一國兩制實踐毋須牽涉內地專家學者,筆者也難以苟同。筆者跟大部分研究港澳的年輕學者有較多接觸,發現很多香港人「想當然地」認為內地學者只傳達官方觀點(甚至幫官方「試水溫」)是相當片面的想法。與上一代相比,不少內地年輕學者有更多的留學經驗,學貫中西;部分更曾在香港訪學甚至就讀博士,在香港出版有關港澳研究的書籍。香港人以上述片面的觀點出發,難免忽略了內地學者之間的差異,也難怪會擔心他們與香港年輕人討論會「情緒化」和不能「理性探討」。

內地和港人都應抱包容態度

一國兩制本身就是矛盾的產物,沒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差異和矛盾,根本不需要一國兩制。因此,內地和香港人都應該抱着包容的態度面對當前種種問題。筆者發起的智庫正是希望搭建對話平台,促進內地和香港年輕人討論一國兩制的實踐和未來。只有更多兩地年輕人的互動交流,而不是一批香港人關起門來討論然後叫特首「反映中央」,一國兩制的道路才能愈走愈寬!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召集人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