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鋒:「香港民主倒退說」站不住腳

甘文鋒:香港基層治理 該如何固治保興
何建宗:基辛格給美國政界的忠言

香港特區政府5月2日公佈完善地區治理的建議方案,香港多個團體當天即發表聲明表示歡迎及全力支援,認為此方案將重塑區議會,並有效提高香港的地區治理效能。然而,歐美媒體及一些原來的反對派議員仍然一如既往地表示反對,指稱該方案是「香港民主進程倒退」「不能接受」云云。事實上,這些口頭嚷嚷著「反對」的人,完全忘記了香港為什麼會有這些改革。

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後,在中央支援下,香港特區政府在地區的基層治理方面推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目的在於走好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改革的第一步,是提升地區「三會」的權力。「三會」指的是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地區分區委員會。將原來屬於區議員的選委席位,全部讓渡給地區「三會」,確保「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得以落實。

第二步,是增設地區關愛隊,由地區民政專員作為大隊長,領導愛國團體所組織的關愛隊,專注服務小區,以及在地區與居民建立良好關係,在需要時向居民及時講解政府政策。這種關係有點像內地街道辦及居委會的關係,即地區民政會對關愛隊工作作出指導及支持,關愛隊則會對地區民政的工作予以協助。

第三步,就是最新的完善地區治理的建議方案,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區議員的產生方法。新一屆區議會,27個當然議席得到保留,其餘則會以大概4∶4∶2的比例劃成三個界別,首先是行政長官委任179名議員,其次是由「三會」在十八區以全票制選出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最後則是將全港劃分成44個選區,每區以雙議席單票制選出共88名直選界別議員。

歐美輿論和原來的一些反對派議員對此大搞借題發揮。這些聲音如果不是出於政治惡意,便是基於「思考惰性」,即面對任何政治體制,只會抽空實際情況,盲目套用歐美的普選方式作為唯一標準,去評定一個制度是否「民主」。但這種邏輯根本經不起推敲,「歐美標準是唯一標準」的話語陷阱早已行不通了。而且,只以有無普選作為評判「民主」水準的唯一標準也被證明是偽命題,即使是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也沒有搞「全民普選」。說到底,產生地區公職人員只是過程,提升治理水準,以良政善治改善人民生活水準才是從政者的最終目標。

回歸后,香港經歷了多次區議會選舉,直選議席的數量越來越多,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甚至完全取消了委任議員,與此同時,區議會卻慢慢喪失原來地區諮詢的功能,很大程度上變成反對派的政治舞台。2019年,「黑暴」橫行,反對派口口聲聲支持民主,但在自己的支持者破壞愛國議員的辦事處時,卻為了選票選擇默不作聲甚至縱容。而直選,無論是立法會還是區議會,則變成了撕裂社會的過程。2019年的「修例風波」已經說明之前的區議會選舉制度扭曲了區議會設立的原意,對基層治理亦沒有任何説明,更不利於香港社會的和諧。

還有一種反對聲音說,因為愛國愛港陣營在2019年選舉中失利了,所以要更改選舉制度。這一指責完全站不住腳。愛國愛港陣營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曾經大敗,但很快就吸取教訓,專注地區工作,並在之後的2007、2011和2015年選舉中收復失地。這次改制,是因為區議會舊有選舉制度對基層治理弊大於利,甚至成為國安漏洞。這一點,在李家超2日闡述建議方案「三原則」時已經說得很清楚。李家超表示,這次的方案有三個原則: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充分體現行政主導。

當然,在加強基層治理時,有必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既要有代表市民發聲的地區人士的意見,也要有各方面的專家,但這些都必須是在遵循「三原則」的前提下。只有這樣,在區議員背景越發多元化的情況下,區議會的討論才可以更深更廣,提出的建議也才可以更全面,才可以減少內耗、「去政治化」,讓區議會回歸非政權性諮詢組織的定位,更好發揮社區建設和服務居民的作用。通過不同方法產生區議員,相信這是香港向良政善治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副主席、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屯門區防火委員會主席,前屯門區議員

原文發布於環球時報(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