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婷:內地港生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張建﹕2019年香港多事之「秋」始於「春」
葉海波:大灣區規劃意在消除「法律割據」

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出台。中央有關部門亦已接連出台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涵蓋教育、就業、創業和日常生活範疇,協助港人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目前在廣東發展的青年,尤其是學生,有更大意願繼續在大灣區發展。坊間已有很多講述大灣區青年發展的文章,但香港青年在內地實際上面對的挑戰,又有多少人了解?

內地競爭激烈 易挫港青信心

在學習上,內地同學會為內地港生帶來巨大壓力。經過競爭激烈的國內高考,順利升讀國內重點大學的內地生,成績優秀,具備較強的應試心理素質,也能掌握應試方法。再加上國內競爭激烈的狀態從小學便開始,學業上的競爭意識已經植入同學們的心中,很多內地生進入大學後,時刻保持着學業上的競爭意識。再者,若要順利升讀國內研究生,一種方法是讓自己的成績足夠好,把GPA(成績平均積點)維持在年級前幾名,便能穩拿「保研資格」(獲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不用擔心沒有研究生讀。另一種方法是考研究生,但這種方法有人比喻為「二次高考」,是風險較高的選擇。所以有志於完成本科學業後攻讀研究生的內地同學,便會從大一或大二開始就爭取拿高分,希望在大三爭取保研資格時能穩操勝算。這就導致了在大學的期末考試中,許多同學都十分關注GPA,有時候成績相差零點零幾,便會相差好幾名。

從總體來說,香港的小學和中學競爭氛圍都沒有內地激烈,競爭的範圍也相對較小。另一方面,在基礎教育課程和考試設置上,香港比內地設置更多的主觀題,所以香港學生到了內地,會出現不能適應內地出題規律,也不清楚內地答題格式的情况。而在這種競爭模式下,香港同學無論從心理素質還是應試方法上都處於劣勢,無疑會令港青的信心受挫。

數學科是港生一大難關

香港中學所教授的數學,普遍比內地中學難度低很多,與內地高校是不銜接的,也就導致參加DSE(中學文憑)考試入讀內地高校的學生,在數學學科上學得很吃力。內地港生普遍面臨着高等數學不及格的問題,這無疑會挫敗他們在內地求學的信心。而修讀醫科、化學、物理等專業的學生,更是感覺中學與大學的學科學習存在很大差距。雖然有些院校有組織針對港澳台學生的補習班,但短期的補習始終難以補上長年的課程。

英語優勢 愈趨不明顯

以前在內地學生眼中,香港學生的英文水平是很好的,但是隨着學好英文的重要性被家長重視、補習英文漸漸成為潮流,尤其是經過高考的衝刺,內地中學所教授的語法、詞彙等正逐步追上香港中學。在內地求學的數年中,我逐漸意識到,香港學生原有的「優勢」其實正在慢慢喪失。從口語水平來分析,香港學生普遍比內地學生好,但是「重寫作輕運用」的教學和競爭模式下,香港學生的口語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也讓內地學生輕視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讓港青多認識內地機遇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時面對不少挑戰,這加深了傳統的刻板印象:上內地讀書的學生就是成績比較差的。一方面,一部分的香港青年因DSE失利,在沒有選擇的情况下入讀內地大學;另一方面,一部分人認為內地的大學沒有香港的好。事實上,內地院校水平近年大幅提升,已成為不少年輕人考慮的升學途徑。某些知名高校的招生分數線跟內地高考生持平,香港學生也需要有很好的成績才能入讀。再者,內地的某些知名高校,如清華、北大等,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望。

此外,現在有很多青年團體組織交流團或實習團,拓展香港青年內地發展機會。而交流團往往會設置在暑假或寒假中,實習團一般涵蓋整個暑假。有的同學會很感興趣,指這類活動可以學習到不同知識,收穫在學校無法得到的體驗,如創業知識、模擬路演等,還能去別的地方走走,很有意義。其實不止在大灣區,在社會整體層面來看,物質條件相對充足的同學,可以抓住各種機會,增長見聞,開拓眼界。但是有很強物質需求或基本保障缺乏的同學,往往選擇一條滿足眼前生活的道路,導致他們缺少很多開拓可能性的機會。大灣區愈來愈包容與開放,我們也能經常聽到大灣區的宣傳,知道是國家的發展戰略,但部分港青卻認為這跟他們沒有關係,認為不需要拓展自身視野,守住香港便可。那麼如何找到港青努力探索的動力來源,就尤為重要。

希望香港青年找到自身發展的動力,勇敢地跳出舒適圈。實在的平台、機遇與福利是吸引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動力。除此之外,要如何引導香港青年找到自身的比較優勢,也是社會各界需要重視的。當青年將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個人將實現快速成長,也能最大程度地貢獻青年的力量。

作者是國際青年發展學院創辦人、廣東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前主席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9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