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至穎:移居大灣區 香港房屋困局曙光

田飛龍:港需依法普選 與國家主權協調
林至穎:解一地兩檢偽命題 港再起飛

香港的房屋問題非常嚴峻,市民不但要面對高昂的樓價,居住質素更每況愈下。發展商為了配合年輕人的購買力,不斷推出只有百餘呎有如劏房的納米樓。

明顯地,這個新常態並非健康現象,政府必須致力解決。可是,政府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大幅增建房屋,香港房屋問題有如死結。李克強總理在本年3月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移居大灣區或許會成為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一綫曙光。

二綫城市 房價約港八分一

移居大灣區能有效解決樓價及居住質素的問題。現時,兩地樓價差異十分明顯。香港平均呎價約為11,000港元;內地的一綫城市——廣州市,大部分區域的平均呎價也不會超過3,000港元。屬於二綫城市的中山市,平均呎價更只需1,300港元左右。換言之,內地的平均呎價只是香港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自本年3月,內地的調控政策再次加強,樓價因而有所調整,短期內兩地的樓價差異或許會再次擴大。盡管大部分內地城市的首期最少需為樓價的三成,在現時較低廉的價錢下,相信很多香港人仍能負擔。

此外,內地的居住質素普遍較香港好。最明顯的必然是居住面積。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約為150平方呎,而內地則約為350平方呎,較香港大1.3倍。此外,一些大型屋苑的環境亦較香港為佳。

內地的屋苑多為封閉式,規劃一般都非常完善,餐廳、理髮、購物一應俱全,居民不踏出小區也能解決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內地很多屋苑都有使用物業管理應用程式,居民能以程式要求送水、維修、團購等服務,物業管理服務明顯領先香港。

內地樓價不但低廉,而且平均居住面積較大及有較高的居住質素,移居大灣區是一個吸引的選擇。可是跨境居住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政府協助解決。

基建完成往來省時 惟交通費貴

跨境居住最重要的考慮必然是交通時間。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交通網絡日趨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正在興建多條鐵路及公路,深中通道建成後,中山到深圳只需半小時,一個多小時便能到達香港。港珠澳大橋也將珠海到香港國際機場的行車時間減少超過八成,由約4小時大幅降低至約45分鐘。而廣深港高鐵更可在不停站的情況下,48分鐘由廣州到達西九龍。可見,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將會大幅縮短,交通時間的問題並非想像中那麼大。

可是,我們仍要算上過關時間。在移居大灣區的人數增加後,繁忙時間或許需要花上20到30分鐘過關,這定必令人卻步。政府可考慮增設特別通道便利跨境居住市民,減少過關時間。

除了交通時間,車資是跨城居住的另一個重要考慮。現時港鐵來回羅湖到中環便需要92.2港元,而廣州到深圳的高鐵二等座每一程便要74.5至94人民幣不等。而根據內地官媒的預測,港珠澳大橋的收費為私家車150元、貨車200元。來回兩地的交通費每天最少也要300港元,一個月便要花上6,000到7,000港元在交通上,這對一般的打工仔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近年日本政府或企業為了吸引市民住在較偏遠人口較少的地區,他們實施了新幹綫通勤,補助市民乘坐新幹綫來往東京和其他縣市上下班。香港政府能積極考慮提供類似的交通津貼,或以優惠月票方式支援跨城居住的市民,減輕其交通支出的負擔。

內地的房子限購問題亦是必須解決的。自2017年3月,為了遏抑過熱的樓市,貫徹上年12月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內地政府在不同城市進一步加強了限購及限售政策。例如在廣州,沒有當地戶口的單身人士必須在廣州有5年的社保繳納紀錄才可以購買一套房子,就算補交社保也不能獲得購房資格。

醫院應提供便利 先治療後付款

在正常情況下,香港人現時想到大灣區購買房產並不容易。倘若要實行港人移居大灣區計劃,內地政府必須提供協助,放寬港人購買內地房產的要求,例如每人有一次購房機會,並設有最短轉讓年限。這樣能有效減少樓價波動,卻能讓香港人購買到自己的房產。

部分人對醫療問題亦十分擔心。因為香港人沒有繳交內地的醫療保險,故此無法享受醫療福利,醫療費用會較高。內地醫療制度與香港亦存在很大差異,人們需要先以現金繳付數千至數萬元的按金,方能獲得治療。倘若出現了一些緊急狀況,市民必須在居住地求醫,他們在沒有充足現金的情況下便會出現危機。

此外,內地大部分醫院都不接受境外醫療保險,香港居民盡管有香港的醫療保險,他們多半需要先繳付醫療費用,之後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兩地政府或許能為香港人在指定醫院提供便利,在危急情況下讓他們能先接受治療後付款,減少有意跨境居住人士的疑慮。

港人購高鐵票 應爭更好待遇

高鐵將會是來往香港及大灣區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可是,現時香港人購買高鐵票的待遇仍與內地居民有明顯區別。港人在購買預售車票必須花時間先註冊一輪,而取票時亦多半不能使用自助取票機。政府若爭取到回鄉證與內地第二代身份證持有人有相同待遇,這樣可以大幅減少港人購票時遇到的困難,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港人移居及出行到大灣區。

此外,內地使用電子貨幣愈趨普及,一張能用於大灣區所有城市的公共交通智能卡是有需要的。市面上有一款名為「八達通•嶺南通」的聯名跨境卡,卡內包含八達通及嶺南通功能,可在廣州、佛山、香港等17個城市使用。現時,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已基本實現,但嶺南通仍在努力爭取省內所有地鐵一卡通。倘若政府能支持嶺南通完成有關計劃,跨境交通支付將會變得更為便利。

現時有數萬香港人於深圳跨境居住已經超過十年。他們每天來回兩地上班上學,證明了跨境居住是可行的。港人移居大灣區雖然還存在着不少問題需要政府協助解決,但這策略定必是未來的一個可行方向。在促進兩地融合的同時能有效紓緩香港一直難以解決的房屋問題。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理事、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會董
原文載於 《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2017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