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華﹕破除迷思:重新認識3個中史科的本質

田飛龍:依法治國與依法治港的新時代
甘文鋒:十九大提新「三步走」 香港應為2047作準備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指出香港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而新一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曾多次強調要將初中中國歷史科列為必修科,借此加強年輕人對國家的認識及國民身分認同。近日教育局推出修訂中史科課程第二階段諮詢稿,相關議題再度掀起熱議。

作為一名中史學生,筆者樂見社會就是次課程改革的討論。希望各界今後能繼續密切留意中史科發展,甚至關注其他文化產業。香港傳統上偏重醫學、法學、商科等高收入學科,過去數年亦沒有重視文史科的氛圍。近日社會關心的多半是課程改革,部分更加入了政治猜測,真正集中討論中史科本質的卻少之又少。

中史是初階政治科

據初中中史科課程改革的諮詢稿所示,修訂課程在保留不少歷朝歷史基礎課題的同時,在縱向角度上以古代史、近世史、近代史和現代史為各級主幹,再在橫向上以「政治演變」、「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為專題,務求讓學生能認識國家在歷代的發展之餘又能了解相關的香港歷史。把「香港發展」加進課程架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國家與香港的歷史關係,同時亦回應了近年重視香港史的訴求。

第二階段為「政治演變」部分分配更多課節,讓教師能為初中學生傳授更多國家政治、制度及社會演變的知識。中史的主軸向來是王朝更替及其背後的治亂興衰,當中牽涉到不少政治元素,故將之形容為一門初階政治科也不為過。增加「政治演變」的課時不但能保留中史科着重政治史的原貌,讓學生直接了解中史的核心部分及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又能適度觸及其他課題,提升學生興趣及擴闊其知識層面,這種分配對於初中程度而言恰到好處。

歷史具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功能

中史教育對於建立國民身分認同而言十分重要,當中的古代史和近現代史對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起源及傳承變遷、現代中國國情更可謂必不可少。古代史有關中華文明的開端,學生能從中感受到自己國家及文化的根源及傳承,從而建立國族自豪感。近現代史訴說中國如何由落後捱打至完成現代化,慢慢走向復興的局面。國家及民族苦難史能強化同學的民族意識,且進一步建立國民身分認同。

事實上,由1997年公布並沿用至今的初中中史科課程指引早已將愛國及國民身分認同的元素包含在內,而美國的歷史教育也強調「美國人」身分的概念。歷史教育一向具有培養學生對國家認同感的目的,社會對此不須感到奇怪。

歷史的本質是被詮釋

與其他學科不同,歷史從來都是被詮釋的學問,而詮釋便牽涉到個人、團體以至政府的思想及立場。一國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去詮釋歷史,因此官方史觀不免受國家意識形態所影響。以鴉片戰爭為例,中國認為這是英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而英國則將其定性為商務戰爭,兩者各執一詞。此外,政黨輪替後對歷史教科書進行修訂也並不罕見。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台後,進行「去中國化」課程改革是其中一個例子。

近年提出本土及「港獨」主張的人亦有透過重新詮釋殖民地歷史來合理化自己的觀點。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的特區政府,教育局在《基本法》框架下透過訂立課程架構引導學生學習方向,重視培養學生國家觀念是應有之義。因此,課程設計的重點不是要涵蓋所有歷史事件和觀點。最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可以在課堂自由討論。學生可以在其他途徑接收其他觀點和資訊,在網絡世界長大的「00後」學生更善於利用網絡接收信息並自由思考,故坊間「洗腦」一說實屬杞人憂天。

是次課程改革進一步明確化中史科原有的本質,但課程改革不單單是制度上的轉變,政府亦應處理其背後的技術性問題。為了有效回應課程內容上的修訂並實踐改革背後的理念,政府應增加初中中史科的課時,讓教師能有充足的時間教授整個課程。此外,政府亦應投放更多資源在師資培訓,提升中史科教師的質量,長遠落實「專科專教」。在硬件與軟件互相配合下,中史教育才能蓬勃發展。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史碩士生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