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全乃天:灣區關鍵在人流 人流關鍵在福利

Henry Ho: Snow games can deepen trus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甘文鋒:香港疫情告急,除了讓政府擔責,我們還做了什麼?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推出3周年。與世界其他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雖然有眾多優勢,但一個明顯的局限是,由於實行「一國兩制」,香港與內地的制度差異制約了兩地深度融合。生產要素便捷流動是大灣區成功的關鍵,而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當中,人流可謂重中之重:沒有足夠的人員流動,所有產業政策、人才政策和優惠政策都只是一紙文件,大型基建亦可能面臨巨大的浪費。

當港人有意願到大灣區發展之後,下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提供福利,這包括個人和家庭成員的福利,從子女教育、醫療、住房,到退休保障和養老等,都必須理順和解決。如果港人移到大灣區內地城市,既不能享用香港福利,又未能享用內地福利的話,發展意欲必定大打折扣。

提供跨境福利 需解決3問題

作為關心兩地發展的民間智庫,「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曾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社會保障跨境可攜性」,包括在香港、廣州、佛山和惠州訪問數百名已經或打算到大灣區養老的長者,並參觀了位於惠州的一所港資護老院(註)。「共享發展,改善民生」是大灣區發展的基本原則,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更是重要的戰略定位。兩地社會福利的可攜性,可說是改善民生範疇的重點和難點。

提供跨境福利,要解決3個基本問題:由誰提供?提供什麼?由誰付費?這3個問題包含福利政策、服務質素、資格互認、負擔能力和跨境支付機制這些重要議題。

特區政府與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一樣,提供福利要符合屬地原則,即合資格的受助者要身處香港,才可獲得福利。這套思維在近年出現突破:首先,高齡津貼(生果金)分別在2013年和2018年,向移居到廣東和福建的香港長者發放(稱為「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2020年更擴展到長者生活津貼;服務方面,特區政府通過香港賽馬會資助兩所由香港社福機構營運、位於深圳和肇慶的養老院,讓香港輪候安老院舍的長者選擇入住。自2015年起,香港的長者醫療券也可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

長者「游離養老」 值得兩地關注

總的來說,在跨境福利金支付方面,特區政府是較為進取的,較大的不足是長者如果居住公屋,必須放棄單位才能領取,大大降低了申請的積極性。至於跨境服務提供方面,由於香港與內地有不同專業標準,政府傾向保守,只願意資助由香港機構營運的醫療和養老機構。

這種保守的福利思維,並未能跟上大灣區發展步伐。我們的研究發現,在封關以前,兩地交通基建十分發達,很多長者頻繁往返內地和香港,出現獨特的「游離養老」現象,值得兩地政府關注。

「游離養老」的定義是:長者在香港和內地都有居所,而每年逗留內地的時間超過一個月。這衍生了長者對大灣區和香港的醫療及養老服務需求。

此外,長者一方面享受內地的寬敞空間和便宜物價,同時更信任香港的醫療服務,使他們經常回港就醫。研究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60.5%)表示回港的原因是看病,反映他們對香港醫療服務的高質素、低收費感到滿意。

定居內地的長者一方面對香港醫療系統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對內地養老院的服務亦普遍感滿意。在受訪的居於內地養老院長者中,以5分為滿分的話,整體滿意度是4.12分。有83%受訪者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養老院環境和設施;而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和素質表示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的,約有67.2%。

要解決上述跨境福利的3個關鍵問題,必須同時從特區政府和退休長者兩方面考慮,找出合理的平衡點。

特區政府方面,它首要關注的是受資助服務機構的質素問題,其次是資源是否用得合理;但問題是評估質素的標準十分保守,只接受由香港機構營運的醫療和養老機構,惟僅僅一所港大深圳醫院和兩所養老院,肯定未能滿足分佈各地的長者需求。

盡快展開兩地資格互認

從退休長者角度看,最關注的是醫療和養老機構是否靠近居住地、其服務質素,還有負擔能力。不止一名受訪者表示,若要到港大深圳醫院才能用醫療券,倒不如多花半小時車程過關回港就醫。此外,長者對於養老地點的選擇,亦是以熟悉程度為優先考慮:被問及願意到大灣區養老的條件時,最多受訪者選擇當地有親戚朋友(57.9%),其次是更多當地福利(39.6%)和更多港式服務(32.9%)。

我們認為,要更進一步推動跨境福利,政府必須擺脫舊有思維。首先,應盡快展開兩地福利機構和社工職業資格互認的工作。事實上,《綱要》也提到「鼓勵港澳與內地社會福利界加強合作,推進社會工作領域職業資格互認,加強粵港澳社工的專業培訓交流」。既然政府願意資助香港社福機構在內地設立養老院,我們建議政府可通過香港社福機構對大灣區內優質養老院進行培訓及認證,符合標準的可參加「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即由特區政府資助在港輪候安老院的長者到內地入住,目標是大灣區內地九市每個城市至少有一所養老院參與,而在較多港人聚居的城市(如深圳、廣州、佛山、中山),則每區應該至少有一所。

醫療資助應擴至所有「三甲」醫院

醫療方面,我們建議政府應把資助範圍,由港大深圳醫院擴展到大灣區內地九市的所有「三甲」醫院(2020年統計有86所)。內地醫院評級制度完善,而且大部分資源都集中於「三甲」醫院,對內地人而言是質素的保證。本港長者醫療券每年有2000元,對大部分沒有任何社會福利的香港長者來說,可解決簡單的看病需求。香港和內地醫療體制差異甚大,要特區政府對內地醫院進行認證,有很多實際困難。事實上醫療券本身帶有福利性質,從惠及香港長者的角度看,我們建議政府以福利而非專業認證的角度,處理長者在內地使用醫療券的問題。

「社會福利可攜」是未來港人是否願意往大灣區發展的其中一個關鍵,當中又以長者的需要最為殷切。雖然有眾多國際經驗可參考,但在一國兩制下如何有效運作則沒有先例。但願粵港兩地政府能夠堅持「共享發展,改善民生」這個基本原則,以長者福祉為念,突破思維,真正以大灣區「9+2」的發展角度出發,減省不必要的行政程序,讓香港長者能在大灣區安享晚年。

註:請參閱網址http://octsyouth.hk/research/

作者何建宗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全乃天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研究員

原文刊登於《明報》觀點版(2022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