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外交成果纍纍 展現大國擔當

施漢銘:《法律執業者條例》的修改與「海外律師」
Henry Ho: China’s recent diplomatic efforts bear fruit and benefit the world

自一月調整防疫措施後,中國在過去三個多月時間內已取得令人矚目的外交成果。近期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成功訪華,以及中國為沙伊關係緩和所做的努力,無不生動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發展理念的優勢和吸引力,及其在促進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中的積極作用。此次馬克龍訪華,除了展示法國悠久豐富的文化之外,也着重強調了法國的獨立外交思想,而這與中國一貫堅持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謀而合。

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1964年,法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幾十年來,法國在倡導多邊主義的同時,也極力避免淪為美國的附庸,服務其領導下的霸權體系。儘管法國在俄烏衝突中站在烏克蘭一邊,但這並沒有妨礙馬克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多次會面、協商,在重重阻力下尋找可能的和平解決方案。

盡力促成俄烏和平對話

此次馬克龍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無疑為中法關係的良好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兩國領導人均同意強化高級別戰略夥伴關係,增強在經濟、文化領域的合作。中國調整防疫措施和今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後,西方國家領導人紛紛訪華,馬克龍之行最為矚目。訪問在行程安排上也有別於以往──國家主席習近平先是在北京與馬克龍進行正式會晤,再在廣州市一個中式花園與馬克龍非正式會晤。而第二次會晤地點選在廣州也別有深意──作為華南地區的經濟重鎮,廣東省涉及中法貿易多個領域,其中包括大亞灣和台山的核電站,僅廣東省的中法貿易額就佔到兩國貿易總額的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兩國簽署了大量貿易協定,商業合作更加緊密。隨同馬克龍一道訪華的,還有包括空中巴士(Airbus)等法國頂級企業高層在內的商界代表。在航空方面,中國向空中巴士採購了160架飛機,價值逾200億美元;法方承諾將在中國建造第二條空中巴士總裝線。同時,法國還向中國下了16艘包括以甲醇和液化天然氣為動力的集裝箱貨船訂單,價值超過210億元人民幣,預計投入使用後將大幅減少碳排放。其他眾多貿易協定還涵蓋核能風能、農業、鐵路和環保項目等多個領域。鑒於中國和法國均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雙方計劃於明年4月至6月舉辦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巴黎凡爾賽宮的聯合展覽,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

此次訪問最值得關注的,是中法在聯合聲明中表現出了加強互信和進一步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意願。兩國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原則,就通過政治手段和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達成共識。顯然,美國政府仍然秉持冷戰時期的老套思維,企圖將歐洲拖入俄烏衝突,加劇與俄羅斯的對立。但正如馬克龍在訪華結束後接受採訪時強調,歐洲必須頂住成為美國追隨者的壓力。他明確表示,歐洲面臨的巨大風險是「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進而阻礙歐洲建立戰略自主權。歐洲應該實現戰略自主,並清楚劃分其與美國意願相駁的領域──無論是關於俄烏衝突還是其與中國的關係。和平對話才是解決國際衝突的可行之策。

近期,中國在調解沙伊外交關係的過程中,不僅展現了高超的外交水平,也體現了大國擔當和影響力。2016年,在沙特處決了一名伊朗神職人員後,伊朗和沙特陷入了外交爭端,由此雙方長期處於爭執狀態。事件還引發伊朗抗議者攻擊沙特駐德黑蘭大使館的暴力事件,沙特因此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在中國的斡旋下,兩國和解,長達七年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擔當衝突調停者角色

繼習近平主席去年12月訪問沙特後,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於今年2月訪問中國。在今年3月,沙特和伊朗代表在北京進行了四天的談判,會後中沙伊三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特和伊朗達成協議,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雙方同意將激活兩國簽署的安全合作、經濟、貿易、文化等協議。事實證明,不同於美國加劇中東地區衝突和對抗的做法,中國對全球和平的呼籲不是空談。美國在擴大其霸權主義的同時,一直是世界上大多數衝突的幕後推手,尤其在中東地區。在過去幾十年的巴以衝突中,估算有超過1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但作為以色列的盟友,美國很少譴責以色列的暴力襲擊。2017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下令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巴以緊張局勢升級。而一直處於以色列恐怖統治之下的巴勒斯坦人,至今仍深陷苦難之中。

多年來,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堅定不移地支持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實現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美國主導的霸權體系下,世界秩序正在發生變化,大國互信在政治意識形態的衝突面前愈發不堪一擊。由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吹響了全球團結合作的號角,而中國也將繼續秉持這一發展原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衝突調停者和和平維護者的角色。

 

作者是北京市政協委員、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

原文發佈於大公報A12版(202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