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鋒﹕中國應以3種心態面對貿易戰

好文分享:周永新-年輕人的困局——期望與現實的落差
林至穎﹕取消就業證門檻 為大灣區發展鋪路

1978年是中國現代史重要的一年。該年12月舉行的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為改革開放奠定基礎。而在安徽省的小崗村,也在差不多時間放棄生產大隊的工作模式,改為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模式其後在全國推行,直接導致人民公社體制被廢除。十一屆三中全會定論方向、小崗村的實際改變制度,開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

到2018年,改革開放已有40年,子曰「四十而不惑」,說的是經過多年人生經驗,一個人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不再對前景世態迷茫。改革開放積累了40年,當我們邁向全面小康之際,卻迎來了突然而至與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貿易戰。

關於貿易戰在經濟、外交、國際關係等各方面,都已有相關專家作出技術討論。筆者希望討論比較基本的問題,即中國政府和人民應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這場貿易戰。

以學習態度向美國取經

筆者認為第一個心態是學習精神。外交部經常強調美國不是敵人,這不應只是外交辭令。我們真的不應以敵對態度,而是以學習態度向美國取經。改革開放40年歷經多個階段,我們在經濟發展慢慢找出自己方向,當初成功進入世貿時,也對自己「學懂」世界的規則而欣喜。當我們以為順理成章可以透過這些規則逐步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時,卻發現原來對手最強的不是如何「玩」這個遊戲,而是直接改變規則。你學會世貿的規則,他就架空世貿,另和盟友自組新規則。

制訂新規則,不是一個經濟體可以做到的。美國自己排第一,會找第三及第四大的經濟體。但中國望向四周時,卻發現一直最友好的國家,不要說是國際規則,連地區規則都未有實力可以一起制訂。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似乎更像聯誼會;「一帶一路」佈局太廣,現時有成功也有挫敗,最終結局如何仍有待觀察。反而是默默工作的亞投行似乎更有實效,當年最強烈反對的亞洲另一大國印度,現在有多個項目要依靠亞投行,更似乎爭取要將支部放到印度。

面對美國與盟友建立新規則情况,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否應反思一直不結盟的大方向是否還適合今天情况。沒有實力制訂新規則,只能不斷跟隨他國規則,只會令自己陷於被動,這正是中國今天的寫照。

第二個是求是精神。1978年所定實事求是的態度,在這40年所取得的經濟成果下卻漸漸變了質。追求中國夢是沒有問題,但追夢是要腳踏實地去追。在取得一點小成果後,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中國的情緒都有點太過高漲。舉個例子:前段時間不斷宣傳中國新四大發明,彷彿國家已經重新偉大,可追上曾經擁有四大發明的古代中國。

實事求是 看看與世界第一的差距

但高鐵不是中國人發明,網絡也非中國人發明,共享經濟的概念也不是,更不要說「共享單車」根本不是共享經濟,只是網上租單車服務。所謂新四大「發明」,只是我們將科技在地化,找到市場後的實際應用。能將科技如此應用為市民帶來方便,當然也是成就,但吹噓這是「發明」就不是求是態度所應有的了。

這次貿易戰,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看我們與世界第一的差距。這是不用羞恥的,如果沒有差距我們就已經是第一了。

敢於面對壓制 失敗中保實力

第三是善敗的精神。善敗不是說我們面對挑戰就認輸,而是要明白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文明、民族或國家每次都能取勝。中國以漢文明作為主軸,歷史中也曾被其他民族統治過,卻最終是四大文明中唯一能延續到今天的文明。靠的不是常勝,而是善敗,敢於面對壓制,在失敗中保留實力,待適當時機達至下一輝煌。

今次對貿易戰的評論,往往都以勝敗論英雄。但貿易戰所涉及的範圍如此之廣,在貿易、金融、國際關係、國家管治等各方面,隨便找個時間點定個標準,肯定都能找到自己佔上風的證據。但這些說法除了自我安慰,卻沒有實際意義。

我們必須明白到這次貿易戰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停下來只有兩個可能:中國如日本般成為美國附庸,又或中國能在將來取代美國地位。而從後追趕的我們,將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打壓和失利。如何接受失利再走下一步,才是重點。中國政府及民眾如何達至共識,明白國際的各種挑戰將會不斷到來,是未來發展能否再進一步的關鍵。

學習、求是、善敗其實並非新概念,而是我們一直擁有的精神,但卻因為改革開放的成果令我們過度膨脹而放到一邊。易地而處:如果中國在世界第一的位置,有其他國家作出挑戰,我們也一定會有所行動。

可以預計,這次貿易戰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不是自我膨脹的原因,而是再進一步的踏腳石。希望我們能夠調整對這次貿易戰的心態和精神,真正達到「四十而不惑」。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理事、新民黨屯門區議員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8年8月9日)

圖片來源:http://news.dwnews.com/global/big5/news/2018-07-10/6006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