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正確認識「人才問題」和「人才戰」

Kam Man-fung: Inno-tech hub key to realizing nation’s second-centenary goal
Henry Ho: China takes bold strides on own path of modernization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向傳媒展示施政報告(資料圖片)

 

招商引才政策很明顯是李家超第一份施政報告最受關注的內容。雖然他在房屋的「提量、提速、提效和提質」也有眾多突破思維的舉措,例如以「簡約公屋」降低輪候時間,但「搶人才」「搶就業」這些新措施絕對是突破了過去多屆特區政府的思維和視野,尤其是對於「大市場小政府」、「本地就業優先」和「政府投資商業」這些過往的「金科玉律」有新的理解。

坊間對於特首「集中搶人才,忽略留人才」這種批評是站不住腳的。任何機構和企業的管理層都會清楚知道,「對內留住人才」和「對外吸納人才」是完全不一樣的工作,有著不同的目的,遵循不同的原則。「留住人才」基本上是人力資源和福利的範疇,重點是增加員工滿足感和獲得感,從升遷機會、學習機會和薪酬改善幾方面去達致。「吸納人才」則不同,這一方面可能是填補已經流失的員工,但更重要是符合機構未來的發展目標:例如開拓新的業務、新的市場、或者改造現有的運作、團隊、文化等等。當然,兩者對於一個機構都很重要,但只有不思進取的領導才會只顧眼前的業務和員工,漠視企業急速變化的外來環境。

無論是一個政府或者一家企業,只有深入了解眼前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清晰認定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確定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或者誰是人才。有輿論基於偏見或政治原因,把離開香港的人都假設是「人才」,是有欠科學的。香港各行各業有人員流失是事實,但離開的是否人才,離開了以後是否容易在本地或者外地替補,關乎不同行業的經營情況,外來專業資格是否承認,還有就業門檻等等,必須科學地仔細分析,不能憑感覺判斷。比如坊間討論比較多的金融、醫護和教師流失,性質便十分不一樣。金融業基本上是國際產業,商業主導,各地專業資格壁壘低,外來人才較容易來港就業。但一旦金融機構撤離,相關人才崗位和業務很可能一去不復返。醫生和護士是壁壘最高,保護主義最嚴重的行業,流失以後,全世界的醫護都要經過漫長的考試和培訓才能填補本地公私醫療系統的空缺。教師方面,由於入行門檻較低(基本要求為本科學位),且工資跟隨公務員薪級表(入職超過三萬元),所以肯定有人替補,但新教師的經驗和教學質量就難說了。

李家超重點提出搶企業、搶人才的措施,關鍵是他看出這不只是香港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正確認識問題才能提出合適的措施。過去特區政府不是不重視人才問題,去年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也特別提出例如在現有計劃增加名額這些微調措施。但問題是,過去政府都是以「香港人就業優先」、「培養人才等同培訓和教育本地勞工」這些靜態思維主導,而不是放眼世界去認識真正的問題所在:什麼是未來的產業(施政報告列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這些企業為什麼在某個城市落戶? 如何吸引他們來港?通過培訓和教育提升本地勞工不是不重要,但不能短期提升香港競爭力。「拔尖」和「補底」是不同概念,不應混淆。

認識正確以後,下一個問題是,措施是否足夠有力?如果我是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創科人才,我為什麼要來香港,為什麼不去廣州、深圳或其他海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