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至穎:香港開啟灣區新征程

Henry Ho: Think tanks have bigger role to play in HK’s future
何建宗:堅定發展信心 完善治理體系

現在的粵港澳大灣區相較最初的規劃,已不可同日而語。自《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2017年出台後,大灣區政策源源不絕地推出,逐步推動灣區市場一體化。如今大灣區成果豐碩,經濟總量於2021年高達約1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比2017年增加了8家,合共25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合作論壇透露的資料顯示,區內國際貿易總額早於2020年已居全球各灣區之首。

宜調整防疫政策,爭取早日通關

大灣區包含多元化經濟體,整合潛力還未完全釋放。經濟整合一般分為四個階段: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同盟。如今,大灣區內部的關稅、資金流通制度、貨幣、法律、財政制度等都有很大差異,三地之間貨物、人員、信息和資金的流通因此受制。單論粵港兩地,經濟整合主要還是倚靠CEPA《內地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互相取消部分關稅和貿易壁壘。然而,粵港兩地近年發布的政策只是放寬部分生產要素流通狀況,尚未完全取消關稅和貿易壁壘,對外經濟政策未達趨同,財政與貨幣政策也未統一,足見大灣區仍處在自由貿易區的階段。差異意味着可以學習和整合的空間還很大,未來須進一步互相取長補短。

香港經濟迫切需要奮起直追。2017年香港生產總值(GDP)為2.66萬億港元,其後遭遇中美貿易戰、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在2021年得益於出口增長、居民消費與企業投資增加,從谷底反彈6.4%,增長至2.86萬億港元,反映出香港經濟韌性不差。如今香港也面對嚴峻挑戰,俄烏衝突升級推高通脹及國際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由此可見,香港經濟追趕大灣區的發展勢頭,不確定性還很高。新一屆特區政府面臨的挑戰很多,但挑戰中往往蘊含着機遇。

防疫政策的調整是整合大灣區的契機。回顧過去兩年多時間,內地與澳門保持防疫政策一致,但與香港有別,結果兩地通關多次延宕,人流、物流、經濟活動都受到較大限制。究其根本,內地採取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強調結合科技追蹤、強力的社區管理、嚴格的隔離措施,控制疫情擴散。而香港則搖擺於動態清零及與病毒共存之間,較為重視防疫對經濟的影響。內地對香港推行嚴格的隔離政策,源於香港管控疫情的能力及與國家協調防疫的能力不足。香港防疫政策若與內地趨同,則容易建立通關信心,即使出現感染者也能盡快控制。

香港可以由點到面地推行大灣區通關,實現防疫政策與大灣區趨同,容許接種疫苗及核酸檢測為陰性的香港居民和深圳居民,可以免隔離進行出入境。要做到這一點,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應與深圳衞生健康委員會、香港入境處、香港保安局與深圳公安局之間需要進行協調,進行出入境核酸期確定、健康碼和行程碼的對接、跨境流行病學調查、防疫法例實施等。其中,香港立法會應與深圳人大代表協調,修訂原有的防疫法例,以及私隱條例,以便彼此協調處理違法者與風險控制。一旦成功,這套基於實踐的操作方式與知識便可逐步普及,使得大灣區防疫政策逐步趨同。

香港在大灣區的新定位應從輸出為主,轉變為雙向互惠。以往香港面對廣東省多是借助自身經驗與國際化優勢,輸出人才、資金和技術等,但隨着廣東發展出獨步全球的產業鏈,在科創人才底蘊和產業基礎方面都相當雄厚,香港只是在學術質量方面較之有優勢。產業基礎方面,香港經濟將近99%都是服務業活動,需要再工業化補充中等收入職位的缺口。香港目前所長主要是中轉流通業,例如金融業、貿易及物流業,還有相關的工商支援服務等。如果香港只維持輸出姿態,產業流失的情況會愈發嚴重。

特區政府應向大灣區其他成員乃至全球,積極進行招商引資。依託離岸人民幣中心,引入外資、零部件與技術較為方便,配套服務業較為完善等優勢,吸引大灣區乃至全球科技企業落戶香港。商界應積極與大灣區乃至全球科技企業建立合資公司,開展高端經濟活動,在港招納技術人才,創造足夠就業職位,並向政界及學界反饋實踐現況,以求得到及時的政策與知識支援。這也幫助香港通過再工業化,獲得學習效應,發展知識型經濟。立法會應為這種有利於香港經濟健康發展的活動,賦予政府足夠充分的權限支持商界,包括但不限於提供公營房屋、支持人才與企業入駐、稅務優惠等。

應增加房屋供應,抑制物業泡沫

香港經濟發展需要優化房地產格局。房地產只有投入實體經濟,才能真正帶來惠及多數人的經濟增長,例如房地產開發、建築及房屋消費服務等。在本世紀初,房地產經濟的附加值曾佔香港經濟總量28%,後來房屋供應急速減少,如今這一佔比已低於20%。究其根本,特區政府在很長時間甚少建公營房屋,還容許公營房屋賣到私人市場,降低了政府滿足需求的政策籌碼。

房屋供不應求,導致社會怨懟。只有少數人作為業主,得益於2003年後連年上升的房價,資產升值的幅度遠大於勞動所得。這種現象不利於大灣區內的其他實業。因為超額報酬促使人心轉向樓市炒作,企業與消費者則更難以承擔地產成本,企業利潤被剝奪,消費者大量錢財被置業所牽制,難以刺激港人參與到內外循環中去。

特區政府應先着力增加房屋供應,緩解自身深層次矛盾。立法會要將房屋開發的行政流程精簡到四年內,克服房屋供應增加緩慢的問題,恢復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建房量,每年增加8萬至9萬個單位,提振樓市成為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特區政府可將公營房屋建設拆成多個中小型項目,主要判給中小型地產商,而非大型地產商,以增強政府對規劃的掌控力。完成批地後,發展商在指定年期內未開始建築房屋,或未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要收取三倍於當初投地交易金額的罰金,並收回土地再度招商。增加房屋供應有助於滿足社會各界置業的需求。

此外,特區政府應抑制房地產泡沫。其中,應取締居屋轉為私營房屋的補地價流程,限制出售對象為特區政府或公營房屋的住客,出售價為當初買入價加上通脹率,確保公營房屋只用於居住,而非用於炒作,並保留控制樓價的政策籌碼。其後,政府應參考全港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考慮將超出其負擔能力的資產交易淨值部分,以及佔比過重的租金差額,收取較高的印花稅(例如50%或以上),以限制地產炒作的利潤空間、對勞工及消費者的剝削,以及減輕非房地產企業的負擔。工商界代表應積極支持相關政策,以確保香港經濟健康發展。政府也可以利用上述的增量稅收,作為幫助重要企業落戶的籌碼。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勢頭可喜,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香港經濟發展有待追趕。大灣區對香港發展存在巨大潛力,但雙方整合尚處自由貿易區的階段。筆者對特區政府的建議包括:1)藉着由點到面的防疫政策調整,逐步與內地通關;2)從輸出優勢的定位轉為雙向互惠,發展定位轉變為服務國家的國際大都會;3)增加房屋供應,抑制物業泡沫,消除房地產對香港經濟的拖累。道阻且長,香港當行而不輟,浴火重生,不負國家所望。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副主席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A14版(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