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創業風氣興盛,不單是較多人談及的科創,開設網站或實體店出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港人,也愈來愈多。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的研究指出,去年參與創業的香港人較2009年新增了2.06倍,早期創業比例增至9.44%。
在香港要啟動「自己生意」,並不困難。辦一個公司註冊和商業登記,費用也不過是數千元。不過,在創業這條路上,有不少港人也遇上不同的困難,部分正是香港的發展困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或許可以為我們的創業者提供一條出路。
租金人力成本 港較大灣區高
香港的租金和人力成本高,是創業者其中一個困難。創業初期,或許不用聘請員工,很多事情也由創業者一力承擔,可是創業期也是要生活的。再者,當業務開始發展,就必須聘請員工和租用辦公室。相較在大灣區內其他的城市,此等成本必定較香港為低。再者,在低利率、房價向上的趨勢下,香港的租金成本在可預見的將來,只會是愈來愈高。
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FinTech不及內地都市流行,也是令香港初創較內地困難的因素,尤其是經營B2C(Business to Consumer,即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業務。在內地,你要收取客戶費用,支付寶、微信錢包等工具的普及,為營商者帶來不少便利,手續費亦不高。在香港,公司想運用繳費靈收取客戶費用,入門門檻是成立一年以上的有限公司。想透過信用卡收款,亦需要通過銀行的批核,而且費用並不便宜。筆者當然希望支付工具日後在香港流行起來,能打破困局。
香港的銀行或金融服務機構好像不太願意為初創公司提供服務。在公司新成立之初,要在銀行開設一個戶口,並不是想像中填一填表格就能成功,需要提供不少業務證明檔案,部分銀行更會向資金較少的公司收取額外的手續費。因此,有不少港人在營商的初期,也只能使用私人戶口營運。
FinTech落後收款難 銀行冷待
此外,香港銀行較為傳統,傾向進行貿易融資,相對內地(如深圳)的銀行,願意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的機會較低。可能是這個因素,先前提及的研究指出,深圳的早期創業比例是16.04%,較香港高出很多。
雖然開首提及香港的創業氣氛日濃,但是香港人普遍對新事物也較為保守的。投資人往往傾向投資一些傳統或強勢的行業,香港初創企業獲得融資的機會亦較內地同類企業為少,而估值往往也較低。
眾籌是全球各地創業者近年常用的融資方法,香港也有不少創業者透過這些平台集資。礙於香港法例所限,不能進行股權眾籌;捐贈眾籌大多基於公益性質,要支持別人發達而自己沒有獲益,較為困難;而常見的權益眾籌,大部分香港人也只是視之為預購產品,而並非對創業者的支持。向眾籌項目提供資金的香港人亦只佔少數,反映出香港人保守和對新事物的抗拒。
香港市場細又保守 不願轉變
香港經濟市場發展較大灣區成都市為長,很多行業的業務模式經已是根深柢固的存在,市場內各個持份者大都傾向傳統,不願意轉變。在科創的項目中,有不少是打破行業供應鏈內的中介人,直接把生產者與消費者連結的構思。傳統業內人士大都認為是行外人在爭奪自身的利益,視之為洪水猛獸,而不是思考如何加以運用,以賺取更多利潤。
初創企業作為行業的後來者,要打破這個局面,要花費的力量,較大灣區內新興都市來得困難。另一方面大灣區內其他城市,也有不同的配套,吸引有潛力的初創企業。
在我接觸到的創業者當中,有不少是以較為小眾的顧客,作為目標對象。透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作文宣,的確較從前容易接觸有相同喜好的客戶。可是,香港本地市場太小了,相同喜好的客戶算起來就更少,對很多創業者而言,較難以支撑讓他們成功。如創業者可以考慮以大灣區多個都市的客戶,視為一個整體作為銷售對象,或者可以新增成功的機會。
創業是營商的第一步,創業者為何要把自己局限在香港?「哪裹有市場、有環境、有機會,就往哪裏去。」這是基本營商之道。其實香港創業者可以考慮大灣區,因為香港與珠三角一帶的城市文化較為接近,在創業營商的過程中,遇到「水土不服」的機會較細。
再者,在交通網絡發展的配套下,在大灣區內不同都市流動,與不同客戶洽談變得更方便。每日往返大灣區內的都市將可能變成平常事。
港人大灣區創業遇困 官商應引路
香港創業風氣日盛,根據政賢力量於2015年的調查,接近60%的香港年輕人有意創業,但礙於高昂的租金及缺乏地方等因素,當中只有約25%的會將他們的點子實踐出來。
大灣區交通網絡持續發展,地區之間交流日益頻繁,每日以高鐵來回兩地將會是新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年輕人能到起動成本較低、市場龐大的大灣區一圓其創業夢。話雖如此,香港人到內地創業會遇上不少困難,以下點出數個主要難題,同時會由政府、商會與非政府組織及專業人士三個層次提供一些可行建議。
中港法規稅務不同 必感彷徨
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清楚內地的政府架構,剛開展業務時要找尋對口部門十分困難。例如創業的第一步——領取商業登記及牌照、註冊稅號等,到底需要向甚麼部門申請,相信已經考到很多有意創業人士。而且,內地的勞工法例跟香港也是有所不同,例如最低工資、超時補水制度、八小時工作制、離職通知期等。
內地也對部分行業監管,新創企業註冊時經營範圍也規範企業不能經營範圍以外的業務。倘若沒有內地工作的經驗或獲得別人「教路」,一不小心便可能誤墮法網。而且內地採用的是大陸法,而並非香港的普通法。兩地的法規非常不同,一旦遇上法律問題及商業糾紛,香港創業者定必感到彷徨。
另外,稅款問題亦令很多創業者感到煩惱。內地也有類似香港的強積金制度,企業和員工每月都需要供款到五險一金。可是在每個都市中,企業需要負擔的比例都有一定差異。例如在廣州,企業每月需要按僱員月薪的14至20%,供款到養老保險,而深圳則是13至14%。倘若沒有專業人士協助,年輕創業者將會深感困惑,稍一不慎便會踏上地雷。
此外,自2003年CEPA簽訂以來,香港企業或以香港公司控股內地企業均可享有稅務優惠。但根據筆者觀察,大部分年輕創業者對此完全沒有概念,白白浪費了有關優勢。
商標專利被搶 可向誰投訴?
內地的商標註冊制度與香港非常不同。在香港,商標擁有人在發現商標被人搶註時,他們能反對註冊或申請撤銷商標。可是在內地,商標法的一般原則是誰先註冊商標,法律就保護誰。很多大企業往往要花上很多心力去註冊「防禦性商標」,以防遭到影射。倘若年輕創業者缺乏相關知識,當企業做大做強後被人搶先註冊商標,這樣企業不是需要花上大量的資金進行訴訟,便是失去辛苦建立的品牌。
另外,對高科技創新的創業者來說,科技專利註冊是十分重要,它能有效保護其生意。可是到底競爭對手使用跟自家類似的科技推出產品能否投訴?倘若能投訴又應該向誰投訴?這也是高科技創業者常見的困惑。
不了解內地市場 創業失敗關鍵
一般年輕創業者都會遇上資金緊張的情況,可是內地的借貸利率較高,這或許會成為企業失敗的原因。另外,香港與內地的文化及對員工管理管道也存在着明顯差異,語言、生活習慣、飲食均是完全不同的。年輕人大多不了解內地人的管道,只是將香港的思維直接搬到內地,這樣很大機會會面臨失敗,也不容易留住內地招聘的員工,所以人才招聘問題,往往也是很多香港創業者在內地經營時遇到的困惑。另外,大灣區不同都市有不同的人才、招商及創業計劃,但創業公司如果落地某處後,要到別處擴張生意,也有機會面臨地方保護主義帶來的挑戰。
上述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創業者對市場不了解而造成的,所以政府、商會與非政府組織及專業人士能相輔相成,協助改善上述問題。
政府主要功能是提供政策上的優惠,提高企業的存活率。到內地創業,雖然起動成本較低,但初創業者手頭上的資金大多都不是很充裕,在營運上仍可能會出現周轉不靈的問題。因此,特區政府能與內地政府商議,為年輕的創業者提供一些優惠措施,以減輕他們的負擔,例如首年盈利免稅額、寬减商業登記收費、科研投入稅務抵扣等。
大灣區特別鼓勵科技創新,大灣區各地政府若能參考香港科學園的措施,提供租金優惠及設施與初創高科技企業,並讓香港初創企業同樣能享受國民待遇,將更能提高香港創業者到大灣區發展的吸引力。
另外,大灣區也需要有一個具權威及公信力的機構,去詮釋大灣區政策及作為香港創業者在大灣區創業遇到困難時可以諮詢的機構。
另外,針對年輕人自身的利益(即個人所得稅),因內地稅制是累進制,故以香港薪酬所得相對高時,則內地徵稅相當於高至40%。
粵港澳大灣區涉及三個稅區,如果能在原居地徵稅,則可鼓勵香港青年內地就業,同時也要排解年輕人內地生活安居、出行交通及相關通勤費用、醫療生活的一系列相關配套(詳見筆者於本欄2017年7月24日《移居大灣區.香港房屋困局曙光》一文的建議),要人落地才能盤活各地促進創新創業的資源,能推動年輕人在大灣區創業。
政府推優惠措施 商會提供諮詢
而商會和非政府組織可以成為諮詢者的角色。在遇上法律及稅務問題時,創業者總是感到彷徨無助。倘若各組織能提供諮詢,創業者便可以省卻研究法例的時間,同時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損失。而且,上述提及過顧客口味的問題,這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商會及非政府組織能共同開辦講座及課程,讓擁有豐富內地創業經驗的人士與年輕人進行分享。他們亦能提供創業支持服務或良師益友計劃,讓年輕人跟從有經驗的創業者學習營運及處理難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香港年輕創業者最需要的,是能輔導他們構建正確商業模式拿到第一單生意的帶路者。
現時,市場上已有不少專業人士看準了大灣區營商的香港人或外國人新增趨勢,為他們提供會計、稅務、法律等服務。畢竟生意開展初期,創業者需要顧及的東西繁多,這些專業人士能為他們有效解決困難,例如找出對創業者最佳的稅務安排。倘若企業需要聘用員工,人事中介公司協助能為他們選出合識人選,同時他們能作為導師,提醒創業者在勞工法規上的注意點。
大灣區是香港青年創業的新機遇,可是他們大多對內地市場並不了解而造成很多創業難點。政府、商會與非政府組織及專業人士應該對一群勇於追夢的年輕人提供適當協助,讓他們實踐創新的點子,建立影響世界的國際品牌。香港青年創業者在大灣區創業也要有重新再學習經營文化的準備,選擇一個內地成熟的夥伴從合作開始,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機會。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理事、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會董
原文載於 《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2017年9月14日,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