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評選|首屆大灣區十大傑出港生新鮮出爐

恭喜!本智庫榮獲青少年抗疫連線團體獎和個人獎
本智庫副主席林至穎接受羊城晚報訪問——港粵科研合作開啟新篇章
在即將喜迎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5月28日下午,由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主辦的「新時代港生 築夢大灣區」——首屆大灣區十大傑出港生評選活動決賽成功舉行。
 
 
大賽自2022年1月啟動以來,收到多所大灣區高校的香港學生踴躍報名。經過海選和面試,最終30名學生脫穎而出入圍決賽。此次決賽設立廣州主會場香港分會場,以網絡連線的方式開展路演。

決賽評委

微信图片_20220528183927
廣州粵澳青創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和學斌總經理
微信图片_20220528183919
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林惠斌主任
 
WechatIMG5783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原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芬女士(左二)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理事林力山博士(右二)
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校長(右一)
 

此次決賽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領導致詞、個人展示、小組展示以及結果宣布。

第一部分:領導致詞

 
 
廣東海外聯誼會二級巡視員朱江先生首先在廣州會場致詞。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原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芬女士亦在香港分會場發表講話。

羅女士表示,今年香港將慶祝回歸祖國25年,在新一屆政府的帶領下,香港將揭開「一國兩制」的新篇章,必須積極主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內地的升學途徑廣闊,學科的選擇亦多,內地傑出港生在大灣區取得的成就,將吸引更多香港青年走向大灣區。

羅女士認為,在29位優秀的候選人身上,她看到香港青年上流的動力,也看到大灣區的生命力。她希望今次的活動可以激勵更多香港青年走出舒適帶,勇闖大灣區。

第二部分:29名候選人個人展示


參賽候選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新時代港生 築夢大灣區」為主題,講述在大灣區的成長故事及未來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展望,表現出大灣區香港學生的亮點及特色。

第三部分:小組展示


候選人共分為6個小組,根據前期調研策劃的內容,進行方案匯報,獲得評審嘉賓及觀眾的陣陣掌聲。
 
 

第四部分:結果宣布


結果公布前,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博士發表致謝詞,感謝香港會場和廣州會場的各位評委和參選者,以及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支持單位,還有黃廷方慈善基金的支持。

何博士對於本次評選納入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回歸25周年的活動之一表示榮幸,這是「內地港澳青年學生之家」成立3年以來的最大型項目,也是對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獻禮。
何博士表示,表揚大灣區的內地港生可以促進大灣區香港青年的發展空間和意願,無論各位候選人是否勝出和得獎,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大使、學生大使,肩負著弘揚大灣區文化、發揮正能量、以自身行動作為愛國愛港青年模範的神聖使命。
 
 

決賽路演在廣州公證處公證員的監督下進行。經過激烈的路演評選,分別決出首屆大灣區十大傑出港生與單項獎得主。

十大傑出港生

十大傑出港生
排名不分先後,從左往右依次為:

王宇汛、麥芷健、陳碧霞、勞詩芳、楊舒玥、謝彬華、許芝琳、鄭禧年、陳添輝、孫國山

單項獎得主

單項獎_廣州會場
排名不分先後,從左往右依次為:

風采展示獎:鄭禧年
公益實踐獎:勞詩芳
創新創業獎:許芝琳
學術科研獎:麥芷健、麥智恆
社會實踐獎:陳添輝
文化傳承獎:楊舒玥、黃偉恆
630
抗疫貢獻獎:劉盛豪
640
抗疫貢獻獎:簡雅山
 
人氣獎
最佳人氣獎:黃偉恆
 

總結



參賽的香港學生在公益實踐、文化傳承、學術研究、創新創業等多方面追求卓越,有實幹,肯擔當。每一位候選人都在各自的領域上綻放異彩,築夢於同根同源、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灣區。
合照
WechatIMG5776

預告



由於疫情的關係,首屆大灣區十大傑出港生評選活動頒獎禮將延后舉行。獲獎的同学也將會參與系列宣傳及文化交流活動,促進粵港澳三地青年學生的交流與融合。



指導單位:廣東海外聯誼會、廣東省學生聯合會

主辦單位: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

支持單位:香港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廣東省高校港澳台僑學生管理研究聯盟、廣州市番禺海外聯誼會、廣州市番禺區青年聯合會、廣州市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香島專科學校、廣東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

場地支持:廣州市智匯谷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

特別鳴謝:黃廷方慈善基金